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4篇
眼科学   39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目的 探索一种简便高纯度的早孕滋养细胞的体外培养方法。方法 采用完整早孕绒毛通过胰蛋白酶联合胶原酶消化法分离,Percoll梯度分离法提纯体外培养,应用光镜HE染色和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细胞纯度。 结果 CK-7表达阳性细胞数可以达到90%以上。结论 完整绒毛消化和Percoll纯化联合可在短期内获得高纯度、高产量的滋养细胞以供后期试验,方法更加简便。  相似文献   
2.
黄斑表面膜的分层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黄斑表面膜(macular pucker,MP )的超微结构,探讨MP的发生机制。方法13例孔源性视网膜脱 离患者的20块MP通过玻璃体手术获取,根据剥膜时所处的上下层位置分为靠近玻璃体一面膜和紧贴视网膜面膜,二个位置膜组织进行对比性透射电镜观察。结果7块近玻璃体的MP以大 量胶原纤维为主,分布的细胞是一些上皮样细胞,胞浆可含有色素颗粒;13块近视网膜面MP 有大量足突细胞,其周围胶原丰富,细胞数量和类型增多,包括典型的成纤维样细胞和神经胶质样细胞。结论视网膜脱离术后MP的组织结构表现层次上差异;玻璃体后界膜积极参与MP的形成;研究提示玻璃体后界膜在黄斑部粘连是发生继发性MP 的一个原因。临床表现,患者通常为不完全性玻璃体后脱离。(中华眼底病杂志,2001,17:52-54)  相似文献   
3.
确定组织工程角膜透明度的测量方法,开发一套能实时测量组织工程角膜透明度的仪器。根据光学的基本原理,以虚拟软件为开发平台,采用计算机,数据采集卡,照度传感器等器件,确定并开发一种检测组织工程角膜透明度的方法与装置,通过对不同光源和被测样品进行检测,评价组织工程角膜透明度测量仪的精度。在确定组织工程角膜透明度测量方法的基础上,完成了基于虚拟仪器技术构建组织工程角膜透明度测量仪器开发,针对可见光、红色激光、有机玻璃、普法玻璃、隐形眼镜和猪角膜的测量计算,确定组织工程角膜透明度测量仪的系统误差修正值为0009 4,精度误差为06%〖DK〗~10%。本研究的组织工程角膜透明度测量方法与仪器可以对组织工程角膜进行定量的检测,比目前使用的方法更科学和方便,有望成为组织工程角膜度透明度测量的新标准;采用红色激光光源测量的角膜透明度比普通可见光测得的值有细微不同;但是对于确定的光源,该仪器不影响被测组织工程角膜透明度的优劣评比;更换不同波长光源,可以获得该种波长情况下角膜透明度的精确值。  相似文献   
4.
为评价鱼皮胶原蛋白海绵作为植入型生物材料的组织相容性,对草鱼皮胶原海绵的体内细胞附着性、免疫原性、致炎性、稳定性与形变进行了实验研究,并与猪皮胶原海绵相比较。鱼皮酸溶性胶原蛋白(FA)、鱼皮酶溶性胶原蛋白(FP)和猪皮酶溶性胶原蛋白(PP)海绵均为细纤维组成疏松多孔显微结构。2 mm× 2 mm × 8 mm杆状胶原海绵植入SD大鼠后肢(每组n=6)长收肌1周,3种材料内部均有大量有核细胞入驻。比较炎性细胞浸润面积,FP组((7.93 ± 0.77)mm2)与PP组((7.49 ± 1.03)mm2)没有显著差异,FA组((9.81 ± 1.42)mm2)与其他两组具有显著性差异。FP组材料截面变形但边缘清晰,疏松纤维结构完整。FA组材料边缘模糊,内部见散在断裂纤维。PP组材料边缘已失去,未见纤维结构。昆明小鼠(每组 n=5)接受胶原蛋白溶液注射后检测血清特异性IgG水平,酶联免疫吸光度值FA组(0.602 ± 0.036)、FP组(0.518 ± 0.019)、PP组(0.390 ± 0.085),仅FA组与PP组间有显著性差异。以上结果显示三种材料均适于细胞附着,FP的免疫原性及致炎性接近于PP,FP海绵体内稳定性好于FA海绵与PP海绵。实验结果表明3种检测材料中鱼皮酶溶性胶原海绵(FP)具有组织相容性优势。  相似文献   
5.
研究信息共享的关键技术,通过电子病历的标准化和结构化处理、传输和交换,实现电子病历信息的共享。在卫生部电子病历数据标准的基础上,结合采用情景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通过Delphi法专家咨询确定电子病历可以结构化的数据项,实现电子病历的标准化和结构化处理;然后运用SWOT分析法,结合应用可扩展标记语言(XML)和临床文档结构标准(CDA)两项技术,实现电子病历的标准化传输和交换,使得电子病历信息在传输和交换过程中能够被机器自动识别,实现数据的自动化传输和交换;最后,研发电子病历完整性测试系统,实现电子病历完整性的自动测试。完成电子病历信息标准化和结构化处理、传输和交换全流程的技术研究,形成技术规范。有123家医院实现电子病历标准化上传省级卫生信息平台,有16家电子病历提供商具备了电子病历标准化和结构化处理、传输和交换能力。初步实现了电子病历的信息共享,电子病历数据传输技术规范作为浙江省地方标准正式颁布实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保留透明晶状体的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伴有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vitreoretinopathy,PVR)的巨大视网膜裂孔(giant retinal tears,GRT)的手术方法及效果。方法对1997年7月至 1999年7月间30例GRT患者的31只患眼作回顾性分析。手术方法包括三通道睫状体平部玻璃体切割、膜剥离、视网膜切开与切除、全氟萘烷使用、眼内激光光凝、硅油或C2F6气体 填充。术中28只眼保留透明晶状体,术后追踪时间11~34个月(平均12.5个月)。结果GRT视网膜完全解剖复位29只眼,部分复位1 只眼,有效率为96.8%。硅油填充27只眼,平均6.0个月后行硅油取出,追踪6~19个月,26只眼视网膜全部复位,1只 眼失败。3只眼行白内障手术摘除,最终保留晶状体25只眼,其中并发晶状体后囊轻度混浊16 只眼。24只眼术后视力提高,占77.4%, 最好的矫正视力0.4。结论保留晶状体的玻璃体切割联合应用全氟萘烷液体及硅油填充可有效的提高伴有PVR的GRT 手术成功率及视力。(中华眼底病杂志,2001,17:93-95)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眼挫伤后脉络膜、视网膜循环改变在影像学检查中的特征和临床意义。方法对30例眼挫伤患者的30只伤眼进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和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ndocyanine green angiography,ICGA)同步检查。结果19只眼FFA表现为视盘象限性或全部弱荧光(视盘缺血性改变),占63.3%,视盘象限性弱荧光区和脉络膜延迟灌注区相连。26只眼出现局部脉络膜灌注不良,占86.7%。其中16只眼为局限性充盈迟缓,脉络膜荧光完全充盈时间:最短1 min 50 s,最长5 min 43 s;10只眼为 局限性充盈缺损。视网膜脉络膜充盈时间倒置6只眼,占20.0%;脉络膜及视网膜中央血管系 统充盈均延迟者5只眼,占16.6%。在脉络膜局部灌注不良的部位均出现了视网膜色素上皮( 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 RPE)的损害。结论ICGA可清 楚地显示眼挫伤后脉络膜循环的改变,结合FFA同步检查,可对眼底损害作出更加全面的评价。(中华眼底病杂志,2001,17:122-124)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患者黄斑区视网膜厚度以及相对应的视网膜功能改变。方法对38例患者60只DRⅢ~Ⅳ期患眼进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及多焦视网膜电图(multifocal electroret inography, mERG)的检查。数据应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并作线性相关分析。结果黄斑中央5°区域N1、P1和N2波反应密度绝对值与黄斑中心凹神经上皮层厚度呈显著的负相关(γ=-0.252~-0.266,P<0.05);黄斑中央10°区域N2波反应密度绝对值与黄斑中心凹神经上皮层厚度呈显著的负相关(γ=-0.332,P=0.01)。黄斑中央5°和10°区域N1波 潜伏期与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无显著的相关关系,而黄斑中央5°区域P1和N2波潜伏期与黄斑中心凹视网膜色素上皮厚度有显著的负相关(γ=-0.271~-0.322,P<0.05)。结论DR患者黄斑区神经上皮厚度的改变影响黄斑区局部视网膜的功能状态,主要表现为黄斑中央5°和10°区域mERG各波反应密度的降低。(中华眼底病杂志,2001,17:257-259)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急性高眼压下大鼠视网膜一氧化氮(nitric oxid e,NO)及其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变化的分析,探讨一氧化氮在高眼压视网膜损伤中的作用。方法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成为高眼压30 min组;高眼压60 min组;高眼压90 min组;高眼压后12 h组和高眼压后24 h 组。前房加压灌注成高眼压模型。利用镀铜镉还原法测定视网膜中NO2/NO3 的 含量从而间接反映视网膜组织中NO的含量。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法研究视网膜内神经结构型一氧化氮合酶(neuronal constitutive nitric oxide synthase,ncNOS)的分布及其变化。结果正常及缺血大鼠视网膜神经结构型一氧化氮合酶(ncNOS)主要位于大鼠视网膜内核层内侧,节细胞层,内丛状层。急性高眼压30min,60min ,90min大鼠视网膜NO的含量逐渐下降(P<0.01),ncNOS阳性 细胞数也逐渐减少(P<0.05),阳性物质表达减弱;急性高眼压 90min后再灌注过程中,NO的含量比90min时明显升高(P<0.05),但与正常比较仍显著下降(P<0.01)。ncNOS阳性细胞数继续减少(P <0.01)。结论一氧化氮参与了急性高 眼压下视网膜损伤过程;通过ncNOS催化的途径合成的NO对缺血以及缺血再灌注的视网膜可能具有重要的作用。(中华眼底病杂志,2001,17:230-233)  相似文献   
10.
目的采用简便可行的方法进行眼底病图像远程会诊。方法建立一个由因特网和院内网组成的远程会诊系统,将会诊资料(图像、文字和数字)制作成网页发布至该系统的服务器中,通过电子函件向参与会诊的医师发出通知或约定会诊,会诊医师上网在上述服务器中取阅会诊资料,会诊意见通过电子邮件反馈。结果成功建立和运行眼底病远程会诊系统,23例患者成功实现远程会诊。结论该系统是一种方便迅速、效果佳、投资少的眼底病图像远程会诊方法,具有较大的临床实用价值。(中华眼底病杂志,2001,17:247-24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